FENKO 凤娇催化室开张,与设计师一起探索纸张和自然材质的可能性

2018-03-20shoppingdesign

台北的树火纪念纸博物馆一直专注于纸文化的传承,23年后,树火有了另一半「FENKO 凤娇催化室」,隐身在长安东路上的一处旧纸铺,在新生代建筑设计师洪浩钧的规划下,展现迷人、自在又带点实验性的独特空间。

这里也将是设计师的材料实验室和创意催化空间。因为凤娇催化室以树火对纸材的知识,打造全台第一家纸及自然材质为主的催化平台,提供艺术纸、手工纸、修复纸的专业咨询,还有「客制化的制纸服务」,去年文博会《我们在文化里爆炸》展场中如轻盈瀑布般垂下的和纤纸、薄纤纸,Plan b与设计师方序中为「禾集计画」客制的「稻禾纸」,全都诞生于与凤娇催化室的合作。

凤娇催化室的品牌核心有三:跨界催化、纸张及自然材质实验、策展及空间租借,空间设计也据此发展出催化室、苔室、隐室三个空间。

空间前身为纸铺,有大量的木作。设计师以「遗迹」为概念,打开空间,让原本埋藏于木作之下的红砖墙得以现身,在灯光映照下,展现过往隐藏于建筑内30多年的历史。用于展示纸材的层架则以轻盈且仿佛要消融于空间的金属钢架——法篮叠法篮(FRAME De FRAME)构成,绵延轻触于整片墙面。

不做过多的设计,只做轻盈的事。洪浩钧让走道、扶手、阶梯的存在轻盈且细致,仿佛要让参观者悬浮于上观看历史般。

转身往催化室左侧一看,拥有30多年历史的纸柜依然留存于此。一拉开纸柜,不仅可以看见一张张不同质地的纸样,纸柜内部还会同步发光!原来,建筑设计师以扫描器为概念, 将扫描时的光影变化转化于纸柜中,透过「光」创造当代却又诗意氛围的互动空间体验。

目前催化室中共展示36种纸样,未来也将持续增加,所有纸料咨询与跨界合作,都在这里激化创造全新未知。

而在空间深处转角,有一片淙淙绿意的苔墙,天光翩翩洒落。在这个「苔室」里,所有与水直接接触的实验,例如纸张制作、苔藓、自然纤维、纸张染色的实验都在这里发生,提供所有创意人、设计师、艺术家实验不同材质。而位于后方、如化外秘境般的隐室,预计于4月完工开放。

从空间设计体现「材质」与「氛围」,FENKO 凤娇催化室邀请大家从繁忙大道缓缓走入小巷之内,把这里当作恣意发挥狂想的新舞台,孕育发酵各种Pop-up event、 Pop-up Festi- val、Pop-up shop、展览、表演空间,甚或其它无从想像的未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