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明的色彩、圆润可爱一见难忘的小狗造型,每每轻易掳获大人与孩童芳心的「Puppy」,堪称为义大利家具品牌 Magis 儿童家具系列中必须被提到的作品之一,而他的设计师,更是提到芬兰设计时必定会提到 Eero Aarnio。究竟「Puppy」椅除了人见人爱的外表外,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张两个世纪以来老少咸宜的「Puppy」吧!
1. 儿童专属的设计 Me Too 系列
长久以来专为儿童生产的家具几乎少之又少,更遑论设计品牌中有哪几个特别为了儿童打造家具。早期欧洲,较富有的家人中,肯定会聘请木工师木替家中孩童制作符合他们身型与喜好的家具,算是奢侈品。有趣的是,随着材料的多元化与技术的进步,直到 20 世纪,依然鲜少有品牌或设计师肯花心思投入这块领域,直到 Magis 创办人Eugenio Perazza 于 2001 年为了替自己的孙女寻找合适的家具时,才赫然发现市场上根本没有品牌或家具店在贩售,也因此造就了「Me Too」系列的诞生。
Eugenio Perazzavu 看中了芬兰设计师 Eero Aarnio 于设计儿童家具的实力与独到之处,因此特别邀请他替 「Me Too」系列设计不少件作品,并于 2005 年推出 「Puppy」遂成为该系列的代表作品。

《FAZ 杂志》为德国全国性日报《法兰克福汇报》附上的专访杂志,2017年5月份的封面为 Eugenio Perazza 与他的儿子 Alberto和媳妇 Barbara Minetto 的合照。中央最抢眼的位置还让给了「Puppy」。(Photo Credit: Magis)
2. 安全 轻巧 耐用
Eero Aarnio 应该是除了 Alvar Aalto 之外,最被人所熟知的芬兰设计师了,在北欧依然沉浸于木材与 Plywood 运用的时空背景,他去朋友家中的船坞时,发现了制作船只采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玻璃纤维积层复合塑胶材料,认定玻璃纤维这种防水、耐用的材料会成为未来主要开发的材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无误,他着手设计「Ball Chair」,并利用废报纸与玻璃纤维 (FRP) 来制作模型。

1963 年推出的「Ball Chair」果然大红大紫,世人的反馈验证了 Eero Aarnio 对材质敏锐的看法。日后他更进一步研读塑料材质的开发,「塑料、有机线条、活泼大胆的色彩」成了 Eero Aarnio 的作品识别。认为艺术为设计之本,他的创作充满著艺术性,完全颠覆了家具的固有线条,凡举「Pastil」、「Bubble」、「Tomato」等知名创作,几乎没有一张单椅作品是四只脚的。 (Photo Credit: Eero Aarnio)

「Puppy」的制造过程为Magis最擅长的塑料旋转成型,因此能够制造出外壳轻薄、内部中空、大型的塑料家具。为避免儿童撞伤的圆弧无棱角设计,较不容易被刮花的颗粒雾面,户外也能使用抗UV与防水的特性,不仅是尺寸,各方面都替儿童考量到了。(Photo Credit: Magis)
3. 童心未泯关键字,集聚一身
Eero Aarnio 是少数致力于儿童家具的设计师,他总是能使作品充满着趣味性,可爱又不娇柔造作,别说大人、小人都喜欢,「卡哇伊」的造型连男人都是支持者。有此一种说法是「Puppy」为「Pony」设计的延续,也有一种说法是当初 Eero Aarnio 从孩童的图画中获取灵感,相信两种说法都其来有自。小狗一直是人类最忠实的好朋友,机灵的狗儿还会守护小主人的安危,取狗儿为造型,自然增加了人们对「Puppy」产生的亲密感。

线条逗趣的「Puppy」是椅子也是雕塑,理所当然的成为空间的装饰品。四种尺寸符合不同年纪与身高的大小朋友们。(Photo Credit: Magis)

直到 80 几岁高龄仍不断创作的 Eero Aarnio 有着芬兰人惯有的对大自然的崇敬的血统,对他来说大自然与设计是没有分别的,应该与人们合而为一的。上图为 Eero Aarnio 赫尔辛基家中的工作室,明亮的阳光环绕着大自然的绿意与自己的作品,毫无违和感,大家是不是也很羡慕这样子的工作环境啊? (Photo Credit: Eero Aarnio )

寒流来袭冷飕飕的,送上位于瑞士雪地中的麋鹿造型「Puppy」给大家! (Photo Credit: Magis)
编辑/ 黄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