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多久没好好看书了呢?在网路媒体泛滥的时代,书本,还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MOT TIME 特别企划了《设计书虫俱乐部》单元,特别翻出私房书柜,帮你挑选建筑、设计、艺术等类别相关好书,让你不用再凿壁偷光,也可以知道你家隔壁的设计迷,究竟有哪些不得不看的口袋书单。
这次我们帮大家挑选的第一本《一生设计:与 20 位 80 岁以上的顶尖建筑及设计大师讨论创造、志向与人生》,可说是非常珍贵难得的纪录,每一则真实故事都比电影还精采,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这几位将大半辈子投入工作的大师,你要说他们是工作狂也好,疯子也罢,一般人看起来或许不能理解,但却是他们人生的全部。
每个人的起点都不同,结局也不同,但一路上未能预料的失序,正是人生最迷人的地方吧!究竟工作和兴趣绑在一起时,如何让热情不减呢?接下来,编辑要和你介绍其中几位,或许会给你一点灵感。
这位 1935 年出生的建筑师与教育家 Ricardo Scofidio,是业界数一 数二的优秀建筑师,曾一度在1970 年代差点放弃这个职业,所幸最后还是决定回来。他与太太自成立工作室的 37 年来,作品不断探索艺术、设计、表演和公共空间微妙的重叠。然而,他对于教育似乎有着独到的见解!原来想当音乐家的他,也是在广泛的学习下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Ricardo Scofidio 表示现在太多学生选择建筑学校时只看校名,却没有真正去了解每间学校的哲学,他认为替这些学校排名没有任何意义,每一所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建筑是分析与结合不同概念,这种横跨不同学科、追求精确的特性,是其他领域找不到的。
Ricardo Scofidio 认为设计就像马赛鱼汤一样,是许多因素促成,并非单一项目或学科影响。(Photo Credit:远流出版社)
或许你还不认识这位 1929 年出生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家、教育家 Milton Glaser,但是你一定看过他无所不在的「我爱纽约」标志,同时,他也是知名《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的共同创办人,1967年替摇滚乐手 Bob Dylan 制作的海报仍然是更是他最广为人知的设计之一。长期在商业和艺术教育界游走,他对设计与艺术的区别上,有莞尔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最好的艺术学校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但他发现艺术和设计就像性和爱,两者分开来看都不错,就如设计很好,艺术也很好,偶尔能两者兼得,不过不会太常发生。


编辑/ 黄品嘉